区块链是否真的成为了普通人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后一次机会?
可能是一次拥抱财富的机会,但不会是最后一个区块链行情。人们对于区块链的关注,始于比特币的造富神话。一些先知先觉的“炒币者”通过比特币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从而改变了人生轨迹。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也获得了瞩目。在追逐财富心切的人们看来,区块链就是一个全天不打烊的股票交易所,而区块链最现实的应用,就是用来发行虚拟货币并套现。
可以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应用区块链行情。到2016年,比特币已经创造了160%的惊人涨幅;2017年元旦后,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美元/枚,到12月时一度达到接近20000美元/枚的纪录高位,部分平台报价甚至突破20000美元。
从大方向来看,区块链的前景和未来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区块链行情。
区块链的特性决定了它在需要中心化存档、认证、审核信息的机构,以及需要验证大量数据的技术领域具有想象空间区块链行情。比如,依赖大量真实行为数据评判信用等级的征信体系,就有可能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后,不再需要中心化的征信中心。股票、期货等交易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提升合约签订的智能化和可靠性,实现自主交易。
在物联网领域,数据可以通过区块链分散存储和调取,设备控制也无需依赖单一的中心计算机,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能够大幅提升——以此为基础,自动化生产的规模甚至有可能从目前的工厂范围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区块链行情。
然而,除了在加密货币领域出现了规模化应用之外,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进展还都处于原始阶段区块链行情。现实和理想之间有太多基础设施的断档,基于现在的预估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还有部分人,基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天花板,对于区块链持有绝对悲观的态度区块链行情。2008年,比特币的设计者中本聪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比特币的总量设定了上限。由于比特币的产生来自于对一组符合特定规律的数字的计算,每产生一个新的比特币,链上每一个区块里的数据库都要同步更新核验。因此,比特币的“产量”越高,计算就越耗费时间,越需要高算力的计算机。这也成为了区块链在游戏、物联网领域大规模应用不被看好的原因:运用规模越大,越消耗时间、金钱和电力。他们认为,由于摩尔定律已经放缓,至少在量子计算机发明普及之前,区块链的技术很难有可以普及的落地应用场景。
评论